企业管理
我们的国企改革 成功了吗
2021-12-30 10:28  点击:142
 当我们在谈论到国企的时候给你的概念有哪些?

首先是大家说的国企第一印象就是大企业。由于国企是直属地方政府的企业,一般的业务量比较大,那么就需要大量的设备和人员来配备,所以一般的国企员工人数是比较大的。

另一个我们都认为进了国企就像拿到了铁饭碗。国有企业一般不愁业务。所以生产方面都会比较稳定,那相对来说人员不会像其他行业业务生产不好的时候就需要裁员之类。所以进入国企工资不一定高,但是相对的比较稳定。

第3点落后。国企由于体制的问题,对市场的反应一般来说比较慢,因为他们一般都有稳定的订单,所以相对的会少发现市场的变化,或者说反应比较慢,而私人企业需要自己找业务,让自己的产品有更大的竞争力,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企业存活。

这么多年来其实还是有很多的国企因为效率问题被迫进行改革,也就是我们说了几十年的国企改革。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国家的经济确实是依靠了国有企业。因为当时还没有实行市场经济,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

而改革开放后,市场开始有了私人企业。国企也慢慢开始转型。

 

在4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国有企业为我们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7年,国企营业总收入仍达到52万亿以上,利润总额接近2.9万亿,解决了几千万人的就业。现在每年依然有很多优秀毕业生到国有企业就业。

 

国企在我国的经济比重还是比较大,但是国企改革,从改革开放初开始,喊了几十年,试了几十年,依然是失败的。不管是租赁承包制,还是公司制,都没有收到实效。

 

目前的国企改革也是这个方向,要改革为混合所有制,但始终放不开,扭扭捏捏,怕这样的提法否认社会主义。于是,只提让社会资本参与进来,却没有明确的说让社会资本控股。如果社会资本不控股,而由国资控股,其实还是达不到政企分开的目的。因为作为大股东的国资委,它的一把手仍然有权利向公司委派与其有利害关系的高管。高成本的监管,不但增加了经济运行效率,还达不到好效果。而且我国公司法对小股东的权利保护机制不健全,不能有效制衡大股东的行为,也缺乏控股股东诚信义务的规定,实践中,大股东基本上可以为所欲为。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很大一部分的国企改革还是比较成功的。例如南方电网发展质量效益。截至11月底,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1%,净利润同比增长24.4%。

 

我们相信国企改革终将会成功,不成功的企业也会被市场淘汰,要么收购,要么关厂倒闭。市场会检验一切。也正是有了市场的核验,才能让落后的产能尽快的淘汰,让落后的国企消失,也侧面的给国家节省了资源,给更好的企业,更好的产品来替代。

发表评论
0评